夜幕之角>网游竞技>盛唐风流 > 第六百五十二章顺水推舟(下)
    河西之地极为重要,不仅是连接关中与西域的要地,更是俯视西域草原大漠之根本,河西有失则中原不稳,河西在握,则中原稳若泰山,高宗身子骨虽不行,然则深受太宗之影响,自幼喜欢军略,虽算不得精通,可军事常识却是不缺的,自不会不知晓河西的重要性,正因为此,高宗虽极欲调整河西之军政体系,却并不敢轻易着手,不单是顾忌李显的反应,更多的则是怕河西有乱,此时听李显自愿调动河西军马远征波斯,却是不能不多想上一些了的。

    “两万兵可堪用否?”

    高宗细细地想了好一阵子,到了底儿还是调整河西的心思占了上风,只是又担心两万军兵难以制胜,这便沉吟地开了口。

    “回父皇的话,灭大食一国或难,复波斯之国却是足用矣,兵再多,则后勤辎重恐难堪重负。”

    尽管早就料到高宗会作出此等抉择,可真等高宗问出了这么句话,李显的心中还是不免稍有些微微的失落,只是并未带到脸上来,而是满脸诚恳地拱手答了一句道。

    “林成斌此人朕虽不曾见过,却久闻其善战之名,由其率部出征,朕倒也能放心得下,只是河西乃是社稷重地,骤然调走如此多兵马,一旦有所不稳,却不是耍的,依朕看,不若就由王方翼调两万关中军进驻河西,以为增援如何?”

    一听李显如此说法,高宗倒也没提出反对的意见,点评了几句之后,话锋一转,又试探了李显一句道。

    嘿,老爷子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些罢,刚掺完沙子,这回倒好,干脆玩起了**!

    李显的战略眼光远比高宗的半吊子水平要高出了老大的一截,高宗都能看得出的事儿,李显又岂会不了然于心的,对于河西之地,李显同样不想放弃,只不过李显早已别有安排,自是不打算在此时与高宗强顶,只略一沉吟,便已开口称颂道:“父皇圣明,有王将军率部为援,河西必可安矣!”

    “嗯,那好,此事便这么定了,唔,显儿以为何时出征为宜?”

    高宗原本仅仅只是想试探一下李显的反应,并没真奢望李显能同意,不过么,李显既是肯同意,高宗自是不会错过了去,这便甚是欣然状地下了定论,颇有些子迫不及待之嫌疑。

    “父皇明鉴,如今寒冬将至,道路将封,实不宜动刀兵,依孩儿看来,明春起行或相适宜,此儿臣之浅见也,还请父皇圣裁。”

    李显多精明的个人,又怎会不明白高宗的心理之变化,但却并不放在心上,只因真想将河西这么块铁板拆散了去,那可是需要不短的时间的,而时间对于高宗来说,却已经没有多少了,最迟明年的此时,高宗就已将彻底卧病在床,又哪有甚精力再去折腾河西之事,再说了,派到河西去的王方翼虽只在李显麾下效力过很短的一段时间,却早已暗中投效了李显,至于其麾下诸军,原本就是凌重一手训练出来的,也是李显的嫡系人马,左右变来变去都是自家的队伍,于李显来说,实在无甚太大的区别,自是乐得给高宗一个满意的答复。

    “明春么?好,朕意已决,就明春发兵!唔,媚娘,朕如此处置该是无错罢?”

    既能达成**河西军政体系的目的,又能扬威于域外,高宗自没有不准之理,然则决断方下,高宗突然又想起了武后还在一旁不曾表过态,心不免又是一虚,赶忙出言问了一句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,臣妾别无异议。”

    武后的本心是想借着远征一事,将李显光明正大地排挤出朝堂,至于远征本身,武后倒是并不看重,只因此战是输也好,赢也罢,对朝局来说,并无实际的影响,眼下高宗与李显既已达成了一致意见,最主要的目的显然已是无法达成,心中自不免有些悻悻然,只是这当口上,却也没旁的法子好想,也就只能是抹了把眼泪,红着眼称了声颂。

    “嗯,好,那就这么说定了,显儿素来善战,此事便交由尔掌总,回头朕便给尔旨意。”

    能如此顺利地平息了母子之间的争端,又能不露声色地达成初步瓦解河西军政体系之隐蔽心愿,高宗自是满意得很,唯恐夜长梦多,自是不欲久留李显,这便隐语带逐客之意地说了一句道。

    “父皇圣明,儿臣自当竭力以为之,只是儿臣目下正忙于海外良种之推广,精力所限,若有疏漏处,反倒不美,此情此心,还请父皇明察。”

    高宗的逐客之意,李显自不会听不出来,然则李显却没打算就这么走了,开啥玩笑,“代价”付出了如此多,没捞点好处就走,那亏岂不得吃大了去。

    “唔,那倒也是……”

    李显这么一说,高宗可就有些头疼了,要知道河西军可是李显一手操练出来的精锐之师,他若是不肯出面,旁人要想调动这支部队怕是没那么便当了的,故此,虽明知李显此言有着讨价还价的意味在内,可高宗还真就没得奈何,沉吟了好一阵子,也没敢强硬压下。